与秦风大营截然相反的,便是楚军大营。景驹虽然被及时救治,但依旧是因为失血过多,昏迷了几日。大营之中,气氛愈发的凝重了,笼罩在了一片阴霾之中。本来勉强合为一处的四十万楚军,此时竟是隐隐以世家大族为首,开始变得泾渭分明起来。公元前二二四年一月,大寒。楚国王都,寿春城中。楚王负刍,站在王宫高台之上,负手而立,看着偌大寿春城内的景象。身形魁梧,面色刚毅的他,此时竟带有浓重的忧郁之色。他紧了紧身上厚重的熊皮大衣,轻声道:“王兄,你说大楚能否渡过这一劫难?”独臂的熊启静静站在负刍的身后,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,他竟满头白发,沧桑无比。他长长呼出一口气,淡淡道:“尽人事,听天命罢了。”负刍点点头,说道:“王兄说的对啊!现在所能做的,便是如此了!明日寡人便亲临前线,后方的事由,便都交给王兄了啊!”熊启顿时一愣,皱眉道:“你要去前线?要慎重啊!前线凶险无比,况且现在军中更是动荡。项氏与景氏之间的龌龊愈发严重,恐怕会........”“正是因为军中动荡,我才要去!只有我,才能暂时镇压住这些世家大族!”负刍越说越激动,恨恨的一拳砸向栏杆,咬牙切齿道:“可恶啊!为何不能再给我三年的时间!只要再给我三年,我便能够彻底压制世家大族!改变大楚积贫积弱的局面!若是再给我十年,嬴政算什么?我负刍照样能够一统六国!”熊启沉默了,过了良久,他才拍了拍负刍的肩膀,缓缓道:“万事小心。”负刍长长呼出一口气,点头道:“王兄放心便是,听闻秦军前锋统帅乃是一个名为秦风的年轻人?”不提还好,一提秦风,熊启的呼吸都急促起来,面色涨的通红,过了良久,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一句话:“此人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卑鄙无耻之徒!”负刍叹了口气,点点头,便转身离去。临走时,沉声道:“王兄,我已留下遗诏,若是前线有难,还请王兄肩负起大楚!”“熊启,至死方休!”熊启站在城楼上,看向远方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范增面色阴沉的出现在了他的身后。熊启皱眉道:“范先生,可有要事?”范增沉声道:“今日景氏族人在外郊游的时候,遭到歹人袭击。身边两百名护卫死伤过半,族人更是九死一生。最要命的是,景驹的正妻、长子重伤!”熊启顿时心中一惊,眼中满是质询的看着范增。他知道景氏与项氏之间发生的那些事情。虽然很不可思议,他也不相信项氏会不顾全大局,把景驹的快乐棒摘了。但事情已经发生了,而且项氏是最有可能下毒手的。项伯甚至在公开场合喊过,恨不能阉了景驹。所以这就很耐人寻味了。范增郑重摇头道:“老夫以性命担保,绝对不是项氏干的。有人栽赃嫁祸,从一开始就是!所有的一切都与项氏无关!”熊启深深叹了口气,此时说什么也晚了。若是家人重伤的事传到景驹的耳朵里,天知道会出现多大的乱子!熊启忍不住压低了嗓音,问道:“范先生!该如何是好?”范增阴沉的说道:“灭掉景氏!还有机会稳定住局面!”熊启悚然一惊,灭掉景氏?!这可是大楚王室亲族之一啊!甚至可以说是最亲的一支!数百年来,景氏对于大楚,可谓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。如今难道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了吗?眼看熊启不说话,范增便劝说道:“事到如今,大楚已经无路可走!先是景驹与项伯冲突,而后又是景驹遭遇项氏刺客,接着便是景驹的家人被刺杀!所有的一切看似没有关联,但仔细想想,便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啊!一只无形的幕后黑手,正在静静操纵着这一切!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!”熊启仰天长叹:“难道就无路可走了吗?”范增坚定道:“已经没有第二条路了!景驹一定会不死不休的!一定会把这笔账算在项氏头上!到时候大乱四起,大楚连保存实力的机会都没有了啊!”熊启沉默半晌,终于缓缓点头:“做的干净一些,寿春景氏,一个不留。我会亲自告知大王,于军中择机铲除景驹!”“诺!”公元前二二四年二月,楚王负刍亲临楚军淮河大营。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讲后,四十万楚军士气大振,誓与大楚共存亡!大楚十多个大小贵族皆发誓,绝不背楚!景驹虽然愤恨不已,但在负刍的许诺令尹之位下,终于是暂时放下了仇恨。本来以为局面已经被控制住,但当天深夜,一个黑黝黝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的男人,出现在景驹营帐外。他还带了一个名为景环的老者,三人在营帐中密谈一刻钟后,黑黝黝的男人便隐入黑暗之中,消失不见。而大营之中,只听见景驹一声凄厉的惨叫声,胯下伤口崩裂,便昏迷过去。楚王负刍亲自前来看望,随军太医断言,景驹怒火攻心,伤口崩裂,失血过多,恐怕时日无多矣。负刍面色悲痛,但心中狂喜。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!省了自己动手了!还不会失去军心!可正当所有人都放心的时候,在三月一日这一天深夜,本来昏迷不醒景驹竟是穿戴好盔甲,满脸杀气,出现在大营之中。“项氏!负刍!你们该死!!!”景驹仿佛野兽一般,从喉咙中发出一声低吼。自己被项氏阉了,失去了快乐。自己的家人还被项氏伏杀!所有的亲人几乎都死光了!楚王不仅不为自己报仇,甚至还要斩草除根!简直是刻薄寡恩!既然如此的话,那便都毁灭吧!从今日开始,我景驹只为复仇而生!景驹双目血红,看着点将台下,六万景氏大军,怒吼道:“项氏挟楚王以令勋贵!今日我等忠义之士,便行清君侧之事!诸君!大势在我!事成!必厚待诸君!”公元前二二四年三月初,楚军淮河大营火光冲天!喊杀声不绝!本来历史上还有半年时间才崩溃的楚军,这一刻,竟是因为某个老阴比的阴招不断,提前出了大乱!